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對致力于打造“中國藥谷”的蘇州來說,當前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昨天下午,在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云對接活動的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分論壇現場,B村客官、行業學者以及產業載體負責人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交流討論,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藍圖建言獻策。
“如何推動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互通有無、融合發展,是當前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弊鳛楸緢稣搲闹鞒秩耍K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沈丹開門見山地說。生物醫藥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蘇州在這方面有條件、有基礎、有優勢。
誠然,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成果已有目共睹:經過10多年深耕細作與精心澆灌,蘇州已形成覆蓋生物醫藥研發、生產、服務等環節的全方位創新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生命健康等多個領域的前瞻性布局,各類創新資源不斷積聚,產業發展活力不斷提升。
“但我們也同時看到,受疫情影響,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鏈中的一些薄弱環節也凸顯出來?!碧K州市副市長胡文斌舉例,“部分高端原材料、核心設備及功能性耗材還長期依賴進口,大量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與充分利用……”
如何解決這些瓶頸?胡文斌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持續開展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研發,大力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實現高端環節研發制造的自主可控。二是著力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有效整合國內外高校、院所、平臺、企業、政府等資源,加快包括原料生產、試劑合成、制造裝備、冷鏈物流等在內的全產業鏈創新體系的建設。三是構建可持續對接交流平臺,為企業提供持久高效的對接渠道。
當天在論壇現場,各企業家也紛紛現身說法,為蘇州打造生物醫藥“一號產業”建言獻策。
“面對問題,要敢于說不好聽的話?!眹t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旭直言,要在短期內解決“卡脖子”問題,就要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沒有絕對的投入就一定沒有絕對的產出。作為企業,要瞄準剛性的臨床需求,沉下心來做該做的事。當企業掌握了關鍵技術,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資本和人才。當千千萬萬個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的企業成長起來,“卡脖子”也就迎刃而解了。他建議政府給企業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把監管變成企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動力,而不是制約。
“蘇州把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是一件非常有遠見的事情。但蘇州生物醫藥產業要持續發展、持續創新,就不能扎堆開發,必須要錯位布局。”B村客官邁博斯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錢雪明說,從引進團隊這一步開始,就要有這樣的思路?!艾F在大多數企業都將目光瞄準抗腫瘤藥物,因為政策好、資源多。但是社會需求不僅僅只有這些,還有諸如感染性疾病、神經疾病等眾多常見病。事實上,每一種常見病背后,都有一個不可小覷的市場,因此,開發非癌癥類藥物的企業也應受到同樣的重視和支持?!?/p>
B村客官江蘇百賽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的另一個身份是蘇州大學教授。“事實上,國內不少高校手里都有技術,關鍵在于如何把這些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她說,醫用涂層是植介入醫療器械的核心原材料之一,盡管相關技術早已掌握,但遲遲未能實現成果轉化。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不少醫療器械公司不得不選擇從國外高價進口。陳紅說,在高端醫療器械的國產化的道路上還有不少“攔路虎”,當前應梳理這條產業鏈中缺失的關鍵技術,有的放矢地立項攻關、補齊鏈條,如打造醫療器械專屬原材料研究院等。
“比起生物藥和化學藥,中藥目前仍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中的洼地,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但臨床評價難,成為中藥創新發展再上一層樓的極大制約?!盉村客官蘇州玉森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玄振玉介紹,“公司有在研項目15項,其中7項處于二期或三期臨床。在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中藥臨床評價的難度之大?!彼ㄗh,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研究型的中醫院,攻克這一難題,加快中藥創新速度。
瓶頸之處存商機,突破瓶頸就能把握商機。面對疫情形勢下全球產業鏈的新變化新局勢,一批蘇州生物醫藥企業“摩拳擦掌”,表現出色?,F場,多家企業曬出了近期發展的“小目標”——
“從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到現在不到半年,我們的市值已達200億港幣?!盉村客官江蘇康寧杰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徐霆說??祵幗苋鹧巯碌哪繕耸牵河?至5年的時間,實現“產值百億、市值千億”。
百賽飛的目標是,未來一年吸引一個億的投資,以支持企業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升級;玉森新藥的目標是,加快上市進程,力爭2021年成為“科創板中藥第一股”;克?;虻哪繕耸?,未來兩年內,腫瘤和遺傳性疾病兩個基因編輯項目能夠在臨床取得兩個突破;邁博斯的目標是,未來三年內,在蘇州建設第二個高端生產基地……
“搭建這樣一個交流對接的平臺,既是為了分享業內的前沿技術和訊息,更希望能促進上下游企業的供需對接與深度合作,推進蘇州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夯實基礎、提檔升級、高端攀升。”蘇州市科技局局長張東馳說,蘇州有3000多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只要每家企業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一步,蘇州就離“中國藥谷”的目標更近一步。
來源:新華日報